传承红色基因:华中农业大学暑期实践团赴武汉探寻红色足迹

未知    2023-09-06 10:09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中华民族从沉沦而奋进、由苦难向辉煌的发展史,得益于红色基因的有力托举。红色基因是根植于中华文明深厚土壤的心灵原色,是回答中国社会何去何从的答案之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为此青年筑梦之旅正式开启,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2日前往武汉探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实践团前往武汉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馆,进行了为期7天的参观学习和深入调研。

社会实践的第一站——武汉革命博物馆,该馆位于武昌红巷13号,下辖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武昌起义门旧址、武昌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共五大会址暨陈潭秋烈士早期革命活动旧址等革命旧址和红色场馆。实践团重点研习了毛泽东旧址,这里,是毛泽东1927年主持农讲所工作并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居住的地方;这里,也是毛泽东、杨开慧一家最后团聚的地方,也是在这里,毛泽东完成了他的光辉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实践团出发前,已做好详细“攻略”,做好了相关对接,带着问题,带着记录本等于上午10点左右到达武汉革命博物馆。一边参观,一边思考,仿佛那些场景,那些文字再次重现

随后,实践团来到了中共五大会址暨陈潭秋烈士纪念馆。该馆位于武昌都府堤街20号。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湖北地区共产党组织负责人陈潭秋在此居住,以教书作掩护从事革命活动,这里一度成为湖北革命运动的指挥机关。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实践团在此参观合影,并进行深入探究,体会当时革命运动的时局变化。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倡议创办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红巷13号。

实践团参观了讲习所复原开放的展室有常委办公室、教务处、总队部、大教室、学员寝室、讲习所辅助陈列等。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开始在浙江萧山、广东海陆丰和湖南衡山等地逐渐兴起,党对农民问题的认识也在斗争实践中不断深化,农民参加革命斗争是中国革命必不可少的条件。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虽只办了一期,但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农讲所师生如革命火种,燃烧在山乡原野,最终与广大农民汇聚成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燎原之势。

时光转瞬,实践团来到了辛亥革命博物馆,该馆位于武昌首义文化区的中轴线上。实践团来到辛亥革命博物馆北区,探寻辛亥革命的全过程。大量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文物和实物,它们生动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场景和人物。起义时使用的武器、军服和战斗纪实,黄兴、蔡锷等重要人物的描绘,给人们直观的震撼的感受。

南区基本陈列“ 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由晚清中国、革命原起、武昌首义、创建共和、辛亥百年五个部分组成。南区的陈列较北馆的更为现代化和生动。南区主要以影音展示为主,利用多媒体技术、3D科技、 LED屏幕等现代设备,使人们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

进入尾声,实践团来到辛亥革命博物馆首义文化区,参观辛亥革命时期的伟人塑像以及铜像。博物馆所处区域为首义文化区, 分为首义广场和首义公园。首义广场上有走向共和雕像、孙中山铜像、拜将台铜像、彭刘杨三烈士望像, 旁边有烈士祠牌坊。1903年5月,吴禄贞等借武昌花园山李廉方寓所为聚会点, 畅谈革命方略 , 宣传反清革命思想和派遣知识青年潜入新军 ,运动军队 ,发动组织,已初具革命团体雏形。

实践团参观了180度环幕影院,其深度还原"第一枪"。青石板,老屋,古树, 小巷茶馆, 德和酒庄, 街上奋勇当先的革命党人,一幕幕微缩实景把1911年10月10日那晚的惊心动魄逼真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另外还放映了专门为辛亥革命博物馆拍摄的影片《武昌首义》,还原了当时武昌起义的全过程的真实影像, 在银幕下方是大型的电子沙盘模型展示了武昌旧城风貌。

红色足迹承载着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历史的沉淀,是历史真正厚重的所在。红色基因根植于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泥土中,传承于一代一代人不懈奋斗的事业中,与每一个人情感相连,命运相系,是精神的归宿、初心的原点。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团通过探寻武汉红色足迹,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让革命精神力量汇聚于此,后人来之而敬之,学习革命历史,传递青年力量!(作者:马毓泓)

 


编辑: gaoxiang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武汉 地方 社会 国内 国际 旅游 美食 商家 娱乐 科技 财经 汽车 时尚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