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张子旭专访2024.3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
张子旭
民族复兴的美术力量
张子旭,字尚翁,号原人,斋号心原堂。民建大庆市委副主委,民建大庆画院院长,民建大庆市委文化委主任,民建黑龙江省委十届文化委员会委员,大庆市政协委员。先后入南京艺术学院、北京画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研究生课程班学习。梅墨生先生入室弟子。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书法篆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石油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石油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石油画院一级画师,大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大庆市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大庆油田书法美术协会副主席,大庆师范学院客座教授。
北京创荣时代中心 王佳盼:您可以分享一下您的创作过程和技法吗?您通常从哪些方面寻找灵感?
张子旭:实际上中国画的创作是一项很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技法为支点,同时又需要很厚的学问修养和理论为根基。中国画的创作不仅仅只停留在创作本身,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艺术家的器识,先器后识,两者合一,浑然为相,无起始之迹。读历代大师的作品可以悟道,寻求更多的营养为我所用,然后为我所化。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所谓“外
师造化,中得心源”。
北京创荣时代中心 王佳盼:您的作品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很多成就,您是如何保持艺术创作的活力和创新性的?
张子旭:成就谈不上。优秀的艺术家不可以为一点点的成绩而沾沾自喜,外在的荣光往往一闪即逝,要保持一个艺术家的创作活力和创新意识,是需要内求而不是外求,是修心养性的过程。不应以外在荣耀而自喜、自傲、自骄,而应转化为深研传统,增加自信、自强、自律,如履薄冰,要合于道,更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
北京创荣时代中心 王佳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求中国文艺事业的崛起、美术事业的全面进步,作为这一伟大事业中的实践者,您觉得美术、美育在这个过程中有着什么样的作用?
张子旭:五千年辉煌璀璨的文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势必要求文艺事业、美学事业全面提升,那么美术、美育的作用至关重要。美术作品,不仅仅是供人们欣赏,挂于壁间,市场交易,它更重要的功能是唤醒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和平,启迪对美育的呼唤,对心灵的陶冶。在追求美、创作美的过程中改变自心,提高美的认识,加强对理想的追求,实现心中的梦想。
北京创荣时代中心 王佳盼:以人民为中心,立中国精神之魂、兴文化自信之风、扎时代生活之根,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根与魂,您是如何理解?您又是如何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体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
张子旭:艺术家心中有人民,有天地万物,此不是大话空话,这正是一个当代优秀的艺术家所具有的基本修养和情怀。好作品不仅仅依赖于笔墨、色彩的功夫,不仅仅只存在于技能的表现,利用这一有限的笔墨来表达无穷的深意、智慧、学养。要将目光投向祖国的山川大地,在火热的生活中汲取营养、积累经验,以充沛的感情、细腻的笔触、优美的旋律、动人的形象,展现时代变迁,反映多彩生活。艺术家心中要有大爱,只有心系国家,心系人民,心系自然,才能创作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
北京创荣时代中心 王佳盼:当前,艺术家处在文化全球化、艺术多元化的创作环境中,您现在如何看待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张子旭:时代在进步,文化、艺术也随着自觉不自觉而改变,这是自然的走向。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身体里流淌的是炎黄子孙的血脉,呈现出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这是不能改变的。当代的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产生出的艺术表现形式,可谓多元,无需否定,存在即有其合理性,然而是否合于常理,有待历史考验。一个国家的发展、发达,最终要上升到文化领域的层面,体现的是精神境界的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以文脉作为根基,绵绵千年,流淌至今,追求内美、内修,内心世界的灵魂净化,以其纯粹的文化脉搏影响着人类文明发展进程,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民喜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不远的将来,它会影响整个世界。
北京创荣时代中心 王佳盼:您认为您当下的美术创作在主题、语言、观念等层面想要整体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或者变化?
张子旭:从古到今的艺术创作,主题、语言、观念是合而为一不可分的一个整体面貌。艺术家永远是要歌颂赞美大自然、歌颂赞美劳动人民,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将来的中国画在世界艺林中是没有界别,是通过主题、绘画语言、自身观念表现的是精神灵魂深处,大美而不言的境界,是需要靠心品读的艺术。
北京创荣时代中心 王佳盼:您近期有着什么样的创作计划?对未来的创作,您有什么样的期盼?
张子旭:我喜欢拜读石涛画语录《一画论》,我想这就是中国画的理论经典,是画学的根基。作为画者,需更好好深研与学习,从中获取更有价值的宝藏,供己汲取所养、所化。对未来的创作一定建立前因的基础上,深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定会开出浑相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