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雨微 杨梓因 唐秀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环保实践活动成为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法润山川,治引宏澜”实践队作为一支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教育的团队,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与社区互动,深入了解并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普及环保知识,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本次实践的背景是在西昌市林区开展环境保护活动,目的在于评估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推广可持续的林业管理方法,并增强当地社区的环保意识。 实践的时间安排在2024年8月10号—14号,地点选在西昌市的多个重点林区。
图一:团队走访山火重建区
调研森林火灾防护问题
第一天我们来到了几处西昌市山火重建重点区。首先,我们注意到这些地区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森林防火监测系统,包括火情监控系统和烟雾报警器等设备。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火情的早期发现能力,为及时应对火灾提供了保障。然而,在偏远地区,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监测系统的覆盖尚不全面,存在一定的盲区。 其次,走访中我们发现,虽然当地政府加大了对森林防火的宣传力度,但仍有部分居民缺乏足够的防火意识。
图二:团队实地进行居民调研
调研林区滥砍滥伐问题
在第二天,通过与当地林业部门的合作,对几个关键地区进行了检查和访谈。 我们发现尽管政府已实施多项保护措施,如定期巡林、设立监控点和宣传教育,但局部地区仍存在滥砍滥伐现象。在一些偏远山区,由于监管力度不足以及部分居民对森林资源重要性认识不够,非法伐木行为时有发生。 滥砍滥伐不仅减少了森林面积,也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加剧了水土流失问题,影响了地区的气候调节和水源涵养能力。
图三:团队走访滥砍滥伐重点检测区
调研林区退耕还林工作
第三天我们将目光聚焦到退耕还林工作上来。在走访中,我们观察到许多昔日的耕地已转变为植被覆盖的树林。通过与当地林业部门和农户的交流了解到,这些转变始于政府的退耕还林政策,不仅为农民提供了补偿,还鼓励他们参与到树木种植与护理中来。 多数农户表示,退耕还林政策有效改善了地区的生态环境,减少了土地流失,提高了水质,同时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此外,一些农户通过转型从事生态旅游或林下经济,收入有了明显增加。 然而,也有部分农户担心,长期的经济效益可能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建议西昌政府在持续推进退耕还林的同时,应加大对后续产业扶持和农户技能培训的力度,以确保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能够持续提高。
图四:团队走访泸山山林
调研育树保林工作
第四天走访的目的是了解西昌市在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实施效果。通过实地查看和与当地林业部门及社区居民的互动,获得了许多第一手资料。 西昌市近年来加强了对保林育林的重视,通过实施系列措施如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等活动,有效提升了森林覆盖率。走访中,见到大片新植的树苗生长态势良好,显示出当地政府及民众对于森林保护的积极态度和实际行动。 社区居民普遍表示支持保林育林政策,他们认为这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增加景观美化,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居民参与到森林维护的志愿活动中,表现出了对生态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然而,也存在着一些挑战,比如部分地区因自然条件限制,树木成活率不高,以及部分老年居民对于植树造林的认识不足。
图五:实践队成员护林实践
通过为期四周的“绿色长征”实践,我们有了明显的成长和变化。不仅学会了如何识别各种植物和动物物种,还了解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此外,通过与保护区工作人员的互动,我们意识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紧迫性以及自己能为此做出的贡献。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如恶劣的天气条件、蚊虫的叮咬和繁重的体力劳动等,但这些困难最终都被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坚定的环保信念所克服。
希望我们的实践调研能落地生花,为西昌市林区建设事业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