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
廖光明
雪落寒窗,梅筛新月。新年骀荡而来,我站在时间的门槛回首脚印深浅,故事纷扬。徜徉和品味一年的时光,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
这时刻,把忧伤、失意全部清零,带着满身勇气跨向新年,去拥抱新的每一天。
这时节,“站好岗供好气·走进冬供第一线”全媒体主题新闻行动,我们用手中的镜头和笔记录无畏寒冬的石油人。他们是行走在冰天雪地的一抹红色,付出与坚守,忙碌与耕耘,用他们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质朴叙事,讲述那些生活中的奋斗与坚守,讲述那些生命中的温暖与顽强,以及每一个感人的瞬间。
“在这个冬天,为了让每一方气都平稳地送往千家万户,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一线采气员工深情地说。
在四川盆地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上,西南油气田激荡着万千气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共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擂响高质量上产500亿战鼓、中国石油首个特高含硫智能气田铁山坡智能气田建成......我们跨越山海、逐梦前行,用实干成就事业;我们从春夏到秋冬不懈耕耘,收获最丰美的果实,在不可辜负的时代创造新的荣光!
在九龙山气田,大山深邃,静默无言,采气井站珠贝般散落其间,管线串“珠”成链,没有哪个节点能够跳脱出来、独立存在。于是,“前方”站批处理了,采气工要赶紧开大阀门、补充压力;“前方”站倒流程了,他们又要快速把阀门往相反方向转动。在气田上千平方千米气流奔腾的“大兵压境”“波涛汹涌”里,他们要无条件承接住、托举起一切动荡,做最后一条护城河、最后一道防波堤,他们是坚守在深山井站的一点微光。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每一方气都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坚实保障,也是无数默默奉献者的故事源泉,激励着我们去挖掘那些普通工人的精神富矿,用文字铸就他们的丰碑。
一双手——皮肤干燥,骨节粗大,宽厚的手掌依稀可见老茧和皲裂,因为长年用力,指关节略显变形。在帮师傅缠上“创可贴”时,突然察觉有些异样——指头上竟然没有指纹!而这双手,却在磨片石上整整磨了33年,这就是石油磨片工。
在我的笔头和镜头中,曾出现过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敬业,令人动容、催人奋进。我很庆幸,能够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他们的故事,记录下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可敬可爱的模样。
在深山井站、在重点工程现场......承载着众多石油人的心境与才情,展现着他们的炽热与细腻。
“所有随风而逝的都属于昨天的,所有历经风雨留下来的才是面向未来的。”时代潮头的每一次搏击,岁月长河的每一次相遇,连缀在一起终会是灯火璀璨。
从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的春天到朔风飞霜、雪兆丰年的冬日,心之所向,步履皆往。抵达无限的可能性,我们确信,再高的山峰都可跨越,再深的沟壑都能填平。我们执手见证,蓝图成为实景的模样。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二五年新年贺词中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当宏大的历史叙事聚焦到每个平凡的人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期待一个热气升腾的时代,不以万里为远,不以日月为期,携信念赴山海,以奋斗敬时代。每一个人都是一束微光,汇聚在一起,便成了闪耀在石油征程上的璀璨星河!
(责任编辑:admin)